造船行业逐渐复苏 钢厂应加快转变提升服务 近日,记者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的造船用钢供需交流会上了解到, 今年初以来,我国船舶工业逐步走出困境、出现复苏的迹象,特别是船东为优化船型加大拆旧造新力度,新承接和手持船舶订单在2013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长,船舶出口企稳回升,各项经济指标止跌企稳,实现同比增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结合当前钢铁行业现状和用户需求指出,下半年的钢材需求可能比上半年有所增加,但由于钢铁行业仍面临着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等问题,钢铁企业一定要加强自律,控制产能的释放。 造船行业逐渐复苏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1月~5月份,我国54家被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经济指标回升明显,除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13.2%外,承接新船订单、手持船舶订单都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承接新船订单338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5%。5月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1471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6.3%。按目前的手持订单测算,2014年我国造船用钢需求量为1300万吨,其中造船板需求量为1000万吨左右。 与会的17家造船企业普遍反映目前接单充足、订单饱满,其中优势企业手持订单可以满足今后3年的工作量。目前,国内船板供应基本能够满足造船企业的需求,不过仍有部分产品需要进口,如齿条板、半月板、超薄板、超厚板、EQ70板等。在这些产品中,虽然国内钢厂具备部分钢材的生产能力,但由于产品稳定性有所欠缺,造船企业在采购时仍应有所顾虑。 认清形势 加快转变 朱继民指出,下半年经济可能好于上半年,钢材需求将有一定的提升,但产能过剩仍是当前钢铁市场大的矛盾。因此,钢铁企业一定要加强自律,控制产能的释放,否则,即使需求有所回升,也将极大制约钢价回升。他呼吁钢铁企业,一定要认清形势、积聚力量、加快转变。 一是认清形势。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中速或中低速转变的换挡期,中国钢材消费已进入平台期,并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矛盾,随着钢铁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发展,未来钢铁企业将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钢铁企业一定要认清行业发展的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找准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二是积聚力量。目前,钢铁行业尚未走出困境,我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加强重大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增强在政府中的话语权,推动政府制定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研究有利于行业公平竞争的政策,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呼吁国内矿山税费改革,加大对矿山的支持力度;研究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的经验,提高国内钢铁企业竞争力。朱继民同时表示,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将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化解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同时,促进现货平台的建设,引导钢材电子商务的发展,合理运用钢铁金融衍生品工具。 三是加快转变。在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钢铁企业自身要加快改变,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设,转变经营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实施差异化和品牌战略。只有加快转变,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市场洗礼中得以生存,否则,将被市场所淘汰。
(本周价格调整后方形钢管,无缝方管,矩形钢管,改拔方管,镀锌方管,Q235B方管,Q345B方管,低合金方管,热镀锌方钢管,无缝矩形管,不锈钢方管,304矩形管,改拔异型管价格咨询赢鑫郝经理18865266789)
|